2011年3月9日

【影音】泡泡公寓四人行 觀後感(The Bubble)

片名:泡泡公寓四人行(The Bubble
導演:伊藤福克斯
演員:歐哈克諾勒(Ohad Knoller)
   約瑟夫史威德(Yousef 'Joe' Sweid)
   丹妮拉威西(Daniela Wircer)
   亞隆福里曼(Alon Friedmann)


*本片為輔導級,請愼。




  《The Bubble》的類型很複雜,可以說是喜劇,也可以說是悲劇;可以說是同志片,又可以說是寫實片。事實上,他描繪的是一段發生在以色列及巴勒斯坦,相當真實的故事。

  故事主軸以四個人為中心。三男一女,分別是露露、亞里、諾安、以及艾斯拉。這些人之中,有同性戀、異性戀、有猶太人、有阿拉伯人,彼此卻擁有堅貞的友誼及愛情。他們要同時面對自己感情上的困擾,還有西亞地區動盪不安的風氣。

  實在很不喜歡台灣媒體把重點放在「情色」上頭。對,本片是有一些性愛畫面,但那無關搧情,也不會是導演的行銷策略。新聞老是只說裡面多勁爆、多挑戰禁忌,但,故事真的只有這樣嗎?其實本片頗為沉重現實,是一個台灣人無法想像的動亂世界。本片便是呈現出愛、以及這世界的互動。

  本片有許多輕鬆、幽默的部份。雖然不是讓你大笑,卻會忍不住會心一笑。裡頭的角色們也非常可愛,男的帥女的美(不是重點),其頑皮、直率都很令人心動。雖然情節稍微偏慢,而且也有那麼一點點悶,但若融入其中,應當能和角色們共同體會這段故事。

  題外八卦話:劇中那對情侶(諾安、艾斯拉)的實際演員都不是同性戀,但導演伊藤福克斯、以及製片吉爾烏齊斯基是一對。另外二人和劇中出現的歌手伊雷里德是好朋友,三人已經合作了三部電影。

  說到音樂,現在我很喜歡這名歌手。他的聲音很低沉──並非充滿磁性的性感大叔,更偏向一種憂鬱而悠揚的感受。我曾經覺得他的歌有點單調,大多是那幾個音;但後來再聽,其實還蠻有意思,充滿濃濃的哀愁,就像同性戀那深陷膠著的複雜情感一樣。劇中出現的歌曲有《Song To A Siren》、《The Man I Love》,個人都蠻喜歡的。

  可以聽聽看這首:Song To A Siren - Ivri Lider
  (MV中從左到右──亞里、露露、諾安、艾斯拉)
  下面有部分劇透,還有講些我的想法。



  本片有二個主題:「愛」、以及「和平」。

  在本片中,應該把二者放在一起看。他們都是被視為非常美好的事物,被各種藝術傳頌了百年。在所有美好及理想中,他們都是一個最極端的代表。同時,他們也是個籠統的詞語,包含了人類許多的思想、動作、美好及醜惡。

  在這故事中,「愛」及「和平」是離不開的。諾安和艾斯拉的愛,不僅僅跳脫傳統社會對同性戀的譴責,同時也突破猶太人及阿拉伯人多年的爭鬥。也因此,他們的深情不僅令人動容,也成為本片最代表性的人物。正因為這樣的愛,所以不在乎那些束縛,也不會延續過去的仇恨。拋棄黑暗,只留下最美好、純粹的愛情──這,或可以說是本片的中心思想。

  露露、艾里和諾安都身為和平訴求組織的一員。組織的成員包含另一對女同性戀,以及其他幾位男生。組織看起來規模不大,卻擁有四個同性戀,應該不是因為組織本身吸引了同性戀吧。我想,或許是因為同性戀面臨到的「接受」問題比一般人還多。他們在社會容易被歧視,被投以異樣眼光;這和猶太人及阿拉伯人的互相仇視,是否有幾分相似?或許不完全,但我認為必有其脈絡可循。


  在觀賞本片時,我不斷思考「何謂愛」?為什麼有些角色令人討厭,有些卻不?他們真的錯了嗎?

  三個原本就同住公寓的角色:露露、亞里、諾安彼此的感情相當深厚,愛情或友情,不太重要。每當有誰遇到事情,另外二名必奮不顧身地出面相挺。即使自己偶爾不那麼樂意,卻仍然朋友至上。他們三人彼此不是情侶,彼此卻不比情侶疏遠。這,應該是能夠被認同的。

  亞里的「男友」真要說的話,並不是壞人。他真的有點令人困擾,也很不會看時務,常造成尷尬。不過,我想他是愛著亞里的,否則也不會在亞里受傷後仍然探望他。不像片中其他組合,比較溫柔、深情;而是大膽而狂放的風格,不拘小節。老實說,我到現在仍然摸不清他在片中代表什麼樣的角色。或許他和亞里真的是「不適合」的關係吧,在其他故事中,他說不定也能有不錯的表現。

  另外,片中處處能看到一種「不重視」、「不尊重」的態度。檢查站的士兵面對阿拉伯人,處處流露出輕蔑、以及極度的不信任。對他們來說,阿拉伯人是不值得尊重的,即使死了嬰兒也無動於衷。還有露露的前男友,也是一副不在乎的模樣。正是這種不信任、不在乎,造成了和愛相反的情緒:仇恨。理當,這在本片便形成一股反面的映證。

  同是「仇恨」,卻有另一種:因為愛產生的仇恨。

  最明顯的例子,便是艾斯拉決定走下去的那條道路。正因為愛人心切,所以才感到悲傷,才衍生出仇恨。誰都知道,這注定是一條無法回頭的路,如此只會冤冤相報無時了……然而,當你處在當中,又能說他們錯了嗎?

  記得自己第一次觀賞,當畫面轉黑,字幕逐漸升起時,原本心中毫無激盪,眼眶卻突然泛了紅:「明明都說要和平的,為什麼要選擇這樣……」

  現在再度觀賞,我或許可以回答自己了。對露露及和平組織來說,生活雖然有點苦,卻還是值得開心的。因此,他們以跳舞和狂歡來對抗戰爭。這讓我想到《與巴席爾跳華爾滋》中,跳華爾滋的士兵也是傳達出一種滑稽、古怪的風格,幾乎劃破充滿血腥的空氣。

  但是有時候,光是跳舞和狂歡並不能宣洩自己的情感。當自己失去摯愛,而且竟是那麼平淡、那麼不小心地被犧牲,仰天無語的悲憤或可想像。能怎麼辦呢?除了痛哭之外,還能有什麼希望?有些人,便選擇一條激進的道路。讓自己的聲音,用炸彈的爆鳴傳開,無論有沒有人懂。無論如何,只要能做什麼,能看見一絲絲光明,他們都願意,即使那光明只是瞬間的爆發。

  所謂的仇恨就是這樣,你打我一拳、我踢你一腳,最後沒完沒了,輸家永遠是彼此。其實,仇恨是種很無奈的事情,有時也很難去譴責它。當我們沒有身處其中,或許很難理解。

  能不能,大家都拋開過去的仇恨?不管是同性戀、異性戀,不管是朋友、是情人,只要真心誠意去愛就好?

  我想,這就是本片的聲音。



  最後來看張照片吧。
  從左到右,在戲中的角色分別是:亞里、諾安、導演、艾斯拉(擠在後面囧)、露露。
  露露真的很美,諾安也很可愛。諾安和艾斯拉同是以色列明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